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存争议 上海标准孩子将偏胖
导读: 在上海,每个婴儿出生42天之后,就应该前往医院做体格发育检查,身高和体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可恰恰是这个最为简单的测量,却让许多初为父母者困惑不已。两位母亲一起进入了焦虑的咨询期。带着宝宝跑到一家儿童…
在上海,每个婴儿出生42天之后,就应该前往医院做体格发育检查,身高和体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可恰恰是这个最为简单的测量,却让许多初为父母者困惑不已。
两位母亲一起进入了焦虑的咨询期。带着宝宝跑到一家儿童专科医院,不料医生给出的结论完全不同:孩子蛮好的,没什么大问题。
这次咨询,妈妈们总算了解到:上海医学界存在两套儿童体格发育标准,一套是上海儿童保健所于2005年调查统计出的本地标准,另一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推荐的世界标准。而上海标准明显高于世界标准。
上海儿保所所长姚国英认为,本地标准是科学的。这套标准采用百分位法,将上海100个儿童的身高或体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50位视为均值。但上海标准的正常值区间,整体高于WHO标准。
WHO标准于2006年4月公布,其统计方法与上海完全不同。新华医院儿保科副主任盛晓阳更倾向于采用WHO标准,她认为,WHO制定的标准是长期儿童发育生长过程得出的动态指标,这个过程还提示了,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人种的儿童,在早期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相同的。
“在上海标准中,儿童的体重值太高了,尤其是4个月之后的标准范围。”盛晓阳在比对中发现,在同一时段,上海的均值接近于WHO的健康值上限。
世卫组织专家认为,以前的婴儿标准体重表定得偏高,导致最近十几年超重或患有肥胖症的婴儿越来越多。在上海,关于标准要不要调低的争论,医学界还没有结束。
不仅学术争议没有结束,儿童保健领域还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本地标准执行不够准确。姚国英说:“一部分社区医生没能正确掌握正常范围值,而是机械地将第50位的均值设定为达标线或者及格线。其实,只要孩子的生长曲线规律变化,就不用太担心。”
更令人遗憾的是,一部分医生在标准掌握偏差的同时,还增添了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做法。胡学亦在得到儿子不达标的诊断后,就被医生告知“要补钙”。医生甚至点明了钙的品牌,还提供了供货商电线位曾经在社区接受过营养补品推荐。
姚国英说:“我们的确知道一部分社区儿保医生的诊断在被利益左右。”她说,上海儿童保健所今年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社区儿保医生的质量控制。
上海儿保所每年都会培训区一级儿保机构,再由区级儿保机构负责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医生。但是,这套培训体系的有效性显然出现了问题。不仅如此,时下儿保医生的诸多业务培训都由各儿童营养产品企业,其中包括药企、奶粉企业等组织。企业组织的培训数量远远超过组织的培训。
一位药企人员表示:“我们组织这样的培训课程,就是要推广国际上最新的育儿,增进儿保医生与企业的亲密度。”
采访结束,记者对儿童保健领域内的疑云始终没有散去。身高体重,原本应该是最为简单的诊断,却存在两派学术争议。在学术争议的同时,管理和培训的漏洞也层出不穷。
眼下,在连续多年生育高峰推动下,儿童产品的生意越来越火,且严重渗入到医学领域,不规范的现象正愈演愈烈。这样下去,吞下苦果的不仅仅是年轻的新爸爸和新妈妈,还将是医者本身。矢野浩二老婆傅晶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