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婚姻里的“配对学
导读: 婚姻是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成。这两个人组成的婚姻非一般意义上的"1+1=2",而是"1+1=3"。成熟的或正常的婚姻应该如此。大多数婚姻的不幸,并不像人们说的婚姻这东西太复杂了,而是婚姻里的人太复杂。人的复杂,…
婚姻是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成。这两个人组成的婚姻非一般意义上的"1+1=2",而是"1+1=3"。成熟的或正常的婚姻应该如此。大多数婚姻的不幸,并不像人们说的婚姻这东西太复杂了,而是婚姻里的人太复杂。人的复杂,又主要复杂在人的性格结构。如果是两个有着神经症人格的人结婚在一起,这个婚姻就不是"1+1=3",而要么是"1+1=0",要么是"1+1=-2"。
心理学把配偶类型分为成熟型和病理型,所谓病理型配偶类型,是指婚姻中的角色具有人格缺陷的配偶类型。众多充满矛盾痛苦的婚姻,实际上就是那些病配偶类型的婚姻,我们常见到的有这样三种配对:
把配偶类型用“两滴水”来形容,不是说他们的感情柔情似水或是富有包容性,而是指他们婚姻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完全重叠、高度融合、1+1=0的共生关系。配偶的神经症个性,多半是两个依赖性人格,或者一个是依赖性人格,另一个是自恋性人格。
分析学认为:幼稚型配对,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没有经历一个阉割,没有经历一个自己异性部分的,在这个配对中,双方都希望改变对方。依赖性人格是一种衰弱型性格结构,这种人主要缺乏自主性、遇事束手无策、优柔寡断、常常被动地让别人代替自己承担责任、困难。
他们的婚姻生活从表面上看,彼此相互依恋、关心对方、照顾对方,谁也离不开谁。从内心深处,他们的情感感受是一种类似于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甜蜜共生状态。这是一种退行性的超级移情,被对方融为一体的关系。配偶似乎在补偿婴幼儿时的情感饥渴,或是在重复婴儿时对母亲的依恋。如果配偶分开,他们内心会产生极度的、无助和不安。就像婴儿离开母亲时经历的一种分离焦虑。
一般情况下,恋爱和婚姻初期,配偶都会经历一个甜蜜共生阶段。不过,人是需要成长(更何况婴儿),婚姻是需要发展,她不可能总是停留在共生阶段。正常的婚姻度过了“共生”期,应该向彼此尊重个性的“个体化”期发展。但是对于有神经性人格障碍的配偶,他们是按理想去他们的婚姻关系的。因此,婚姻不久,他们会逐渐发觉配偶不再像过去那样给我甜蜜幸福。当的感觉应运而生时,失望会转为,便开始用冷战、嫉妒、、拒斥等方式向对方。例如,用讨好的方式让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思;用失落、受的样子来激起对方的负疚感;以采取怒气与来对方就犯;也可装出看破、无所事事的样子来削弱对方的控制欲等等。这样的幼稚型配对,注定会从幻想的依恋共生,痛苦的敌对依附或。
两个“刺猬”的配偶,是可爱又可恨的一对。他们的婚姻戏剧性地演绎着“两个人抱在一起好疼,分开后又好痛”的闹剧。
冲突型配偶,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神经症个性的人。比如,是性(也叫缺乏自信性)人格与性人格,或是癔症人格与偏执性人格,或是性人格与操控性人格等男女的配对。这样一些婚姻的结构是1+1=-2,两个人既离不得也,“交战”结果是两败俱伤。
用两个刺猬来形容配偶,不仅是指他们表面上的爱吵闹、爱打架,还指他们交往互动的背后具有很强的防御心理。看上去他们是很有个性的人,常显示出雄心、率真、张扬、或是、强悍。其实,他们是最容易受的一类。在他们另类的脾气下,掩藏有一颗孤傲而脆弱的心。比如性人格障碍的人,因为幼时导致的内心不安全而严重缺乏自信,形成的主导情绪是多愁善感。这种人进入婚姻后,会强烈地依恋配偶一方的感情,配偶稍有分开,就会有寂寞、被抛弃感。因此,他们最害怕的是离异。此类性格的人,常有情感淤积储留、缺乏情感传导能力,加之他们经常表现出多疑、“忍气吞声”又难以倾吐,极易误会对方的言行而产生不信任感,有时又会出现强烈的情感爆发。因此有人说,性人格具有衰弱的结构和强硬的“刺”。其实,前面提到的几种神经症性人格,都有这种特点。
他们婚姻生活的模式通常是:一个钉子一个板,针尖对麦芒。为了捍卫各自正确的价值观和的,他们决不会向对方低下高贵的头颅;为了各自那颗柔弱的心灵,只要来自对方哪怕是无意的或忽视,他们会敏锐地竖起身上强硬的“刺”以防卫自己受。每当冲突时刻,各自的便会浮现,隐约地或公然地向对方发起进攻,谁也不会输给谁,这个世界谁也不怕谁。他们的交流与互动始终在彼此、错觉中进行。
他们的发展方向,要么是维持一种虽不稳定但还算满意的婚姻:会习惯闲暇作战,尽管伤痕累累,但他们意识到婚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口角之战的与失望。要么是陷入一种既不稳定又不满意的婚姻:双方疲惫于他们的口角之战,深感不幸,但他们又不愿或不能予以改变。由于他们的性格缺陷和神经症心理需求,决定了他们必须将外泄,这是他们排除因焦虑和挫折而造成的痛苦的一种方法。外泄对他们来说,只有在婚姻关系里才是最安全的。他们在其互相敌对之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舒畅感,因为这种处境使双方都能把自己不快乐的责任移置于对方身上。有时,正是因为这样的好处而相互接近。但这种相互,使双方的注意力集中在己身之外,从而无需求自己改变。
此类婚姻最暗淡的前途是:无奈在的关系里。两人都潜意识地明白对方,很擅长地用表明挫折的加班、酗酒、害病、性冷淡等非语言方式来表达对婚姻的不满。但他们不会再去,而保持着关系的不痛不痒,斗争陷入持久冷战。剩下的只有他们对孩子的感情是相同的。不过,这会缔造新一代神经症个性的人,甚至会“培育”出一个典型的神经症患者。
刺猬关系的配偶,改善婚姻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协商距离。只要他们明白了其差异并不像黑和白那样分明,一切都是可能的。
婚姻现实中,有不少是充满身体或的婚姻。这里用周瑜与黄盖来比喻配偶关系,只是想取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身。因为历史上,周瑜与黄盖愿打愿挨的故事,他们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共谋行为,而夫妻俩的愿打愿挨,他们是有深层动机的潜意识行为。
型配偶,多属于依赖性人格与自负报复性人格,或是操控性人格与抑郁性人格等类型的人的结合。或者说,他们是有着施虐与人格基础的人。他们的婚姻关系,有时是1+1=0,有时是1+1=-2,结构形态是一种互补、搭档、依附共生的配对。
在婚姻里,施虐与的表现形式是显而易见的。不管配偶之间是身体上的,还是上的冷,抑或是性生活上的狂,只要他们的关系不因(或)而解散,他们的施虐与就会成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施虐者是外显的狂,者也是狂,只不过是内向的以而达到操控施虐者。
型的配对,是一种共生结合的被动形式跟主动形式,二者在结合中均了。共生的被动形式为属从,角色是狂。狂之所以能承受,是他个性结构中的衰弱和心理上的感所致。只要有关系存在,他就无须做出决断、无须担当风险,他只能依附而生。如果通过而牵制了对方,那么他起码实现了免除分离焦虑(原始的不安全感)的愿望;如果通过而获得了对方的关爱,那便是者最大的收获和被爱的满足。
共生的主动形式是支配,角色是施虐狂。施虐狂的内心也是极其脆弱而的,但他早已立下了“要拥有不可的优越地位”的雄心。因此他必须强制他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他通过施虐把对象纳入自身内而扩张自己;通过发号施令、无情、而使者惟命是从,以此来消除孤独、获得内心强大的感觉。
施虐狂与狂之间,虽有不少差异,但心理状态有共性:存在强烈的依赖性,都必须依附对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正反映出他们心底深处各有所需、各有所欲。如果是在性关系上的施虐狂与狂,他们可算得上是“痛并快乐着”的配对。
婚姻里,那种母亲与儿子、或者父亲与女儿的夫妻关系,实际上是另类的型配偶。因为其中一个扮演母亲或父亲的作用,这意味着另一方了自己的一生。只不过他们是潜意识地温柔地施虐和。不难发现,这种另类的型配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多为儿子角色),当他发现自己好像没有感、并有被的感觉时,他会努力自己的角色,而向婚姻的藩篱挑战,于是他要找回少年时的叛逆,以“母亲”施爱的旗子下施虐狂的控制。当然,婚姻的硝烟也便开始了。
以上三种病理型配偶,说明了人的性格类型对婚姻关系所构成的致病作用。凡结婚的人,即便是个性差异很大,并不一定会影响关系或导致婚姻不和谐,而是说,如果是有神经症个性缺陷的人选择了婚姻,这个婚姻才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与问题。但如果在冲突中的夫妻,愿意为解决冲突而停战、愿意为改善关系而达成婚姻,那么,影响婚姻的神经症个性,就可望在协商的关系里,获得修整与改变。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