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报刊
导读: 很荣幸被组织选派到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德村驻村,驻村期间,我与村民朝夕相伴、共同劳作,参与购化肥、买种子、建棚子、盖房子、修温室、种草养畜、土地整治等,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我人生旅途上…
很荣幸被组织选派到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德村驻村,驻村期间,我与村民朝夕相伴、共同劳作,参与购化肥、买种子、建棚子、盖房子、修温室、种草养畜、土地整治等,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我人生旅途上的美好记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德村人的包容的心态。
德村的乔吉是位70多岁的老阿玛,曾遭受中年丧夫、儿子、儿媳改嫁、女儿眼疾一连串家庭变故。但经历过旧社会生活的老阿玛始终,有党和的好政策,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贫困户乔吉家的日子是从2011年秋天慢慢好起来的。那时候,前来德村打工的河南人卿认识了乔吉的女儿卓嘎,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连理。从此,老张照常外出打工挣钱,乔吉和女儿操持家务和农活,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的歌曲在这个家庭里唱响。
临近2015年春节,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全员在岗,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却日渐强烈。但是,村民们把我们视为亲人,天天邀请我们参加轮流拜年活动,驻村工作队员们想家的情绪也就慢慢减退了。
卓嘎的丈夫老张也和村民们一样,穿上藏装、戴上藏帽,走东家串西家,就像地道的德村人一样。一天,老张喊我们去他家里吃饺子,他说:“按照我老家的风俗,过年要吃饺子,早上我就开始准备了。”乔吉老阿妈也很高兴,告诉我们:“现在国家政策真好,家里有低保,种粮有补贴,女儿有补助,现在又多亏了老张,这种日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像乔吉这样招婿的家庭,在村里并非罕见。德村坐落在仲巴沟里,山青水绿、气候宜人,外地小伙子以入赘德村为耀,当地姑娘们以招婿为荣。康巴人古扎入赘到德吉家、拉萨人边巴落户到阿西家等等,据粗略统计,全村有近一半为招婿入赘家庭。外来人口带来了技术和知识,与当地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交流交往交融。
在驻村工作队的强力扶持下,德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一居”(农牧民安居工程)、“两保”(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三就”(就医、就学、就业)、“六通”(通、通水、通电、通讯、通邮、梦到房子着火通电视),一个、包容、文明、富裕的德村正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行。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