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对联课件
导读: 对联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桃符来驱鬼避邪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的对子,据说…
对联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 桃符来驱鬼避邪习俗。这是对联的 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 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五代后蜀 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的对子,据说是我国 最早的对联。宋代以后,在民间,新 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明 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 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 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 “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 下谷盈仓。”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 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 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 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 贯而下的联语。比如: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 忘了还我河山。” 对联的创作规律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 字。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 构相应)。 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 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 过来也一样。 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 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 “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 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 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 我们可以 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 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 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 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 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 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 “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 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 正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 韵的楹联。 比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线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 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 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 誓师大会时,在台两旁亲撰一 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 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 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同的词词性相 同 3、上下联的平仄相对 4、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 为平声 5、内容相关或相反 一、叠字 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常广 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以上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 联,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顶真 :顶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 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 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 递下接的效果。例如: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 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 浪涛涛,观、观、观。 下面是一副戏台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 剧演员忘掉、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 述出来了。 析字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 1.拆字 2.合字 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析字包括拆字和合 字两种形式。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配成。 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一联 中: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嫁 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镶嵌 :人们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 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 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 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喜爱。 1.镶嵌节气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2.镶嵌姓字 鱼游万孔秋江冷;柏成林丛夏岳高。 3.镶嵌方位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放;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4镶嵌偏旁部首 七、加减 将某副楹联的上下联增加或减少一些字词或笔划,使联意发 生变化,造成新的意境,组成新的楹联,这种制联方法叫做加减 法. 1.加字 (1)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2)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2.加笔划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3.减字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 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同的词词性相 同 3、上下联的平仄相对 4、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 为平声 5、内容相关或相反 谐音联 如: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据传,这是明代宰相李贤在招 婿前与陈敏政的一次测试应答对。隐 含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 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 姻缘,联意隽永,引人入胜。 又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 酸”。 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六组同音字字义各 异,对仗工稳,是一 副绝妙的同音异字对 联。 十、转类 :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 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联 中的音调变化,给人以奇诡绝妙之感。 这类楹联中最好的是山海关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1、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再看下面一联: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2、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消。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第一、四个念第三声; 第二、三个念第四声。 回文 :使联语的上下联顺读、倒读 皆能成联,且贴切而不混乱,这种 制联方法称作回文法。例: 客然居,居然天上客;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需要指出的是,其中还有一种谐音回文, 其字音倒读却与顺读一样。最有名的 首推传说为唐寅所作的一联: 画上荷花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品铁,香飘两岸 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上下联各猜一省份) 上联指 福建省 下联指 省 六、对联寻亲:这类试题由出题者 把几副对联打散然后进行选择组合 1、人梯巧搭登攀 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 B、阵阵渔歌卷春风 D、书山有径志能攀 E、心血勤浇栋梁材 3、山高自有人行 C、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 5、点点轻舟腾巨浪 1—E、2—D、3—A、4—C、5--B 晴 晴 雨 雨 时 时 好 好 奇 奇 山 山 水 水 处 处 明 明 秀 秀 日 耀 长 天 画 卷 红 春 回 大 地 诗 行 绿 梅 花 四 五 点 天 下 皆 春 爆 竹 两 三 声 人 间 是 岁 寿 比 南 山 不 老 松 福 如 东 海 长 流 水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