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东频道
导读: 最近连看了两部反映中年状态的电影,一部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远方》。另一部则是美国喜剧天王班·史提勒自导自演的《白日梦冒险王》。《远方》的男主角马姆是一个摄影师,离婚,无子,上有病母,事业无…
最近连看了两部反映中年状态的电影,一部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远方》。另一部则是美国喜剧天王班·史提勒自导自演的《白日梦冒险王》。
《远方》的男主角马姆是一个摄影师,离婚,无子,上有病母,事业无甚起色,他虽非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对一切倦怠至极。在影片最初的闲聊中他就说:所有的地方最后看起来都一样。他拒绝了举目无亲的乡下来的表弟尤素夫,并非冷漠,而是因为他看到了尽头的一无所有。开车摄影发现一个摄影佳地,他兴奋了一下,旋即阑珊:“算了。”开车离去。
中年状态是种局外人状态,在这世上,极少数中年人成功了,拥有话语权;另外的如马姆等就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面目模糊,疲惫地隐退于背景中。大多数人的工作也许有价值,但极其有限,至少跟我们每个人生而为人时想象的会有出入。我们大多数人过的也是一种没有自由选择权的生活,不自在,更没有真正的自由,所谓自我选择不如说是在随波逐流里能稍微安静一点。人到中年,这种无力感会越来越强烈,许多中年人选择全盘接受、放弃思考。就如作家梅维斯·迦兰所说,许多36岁左右的男人,生命就仿佛静止了一般,就在零和一之间含糊地存在着,到四五十岁时依然如此,没有任何变化。直到“在经过了一之后,还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撞上南墙,走到终点。”
《白日梦冒险王》中的华特也处在这种状态。36岁的他是位杂志社的图片编辑,整日脑洞大开,做白日梦。在他的幻想中,他是超级英雄、电影主角、力大无比的肌肉男、冰天雪地里的探险家;但现实中,他生性害羞不擅交际,看到心仪的女神连搭讪的勇气都没有;一生从未有过令人难忘的事迹,生活更是平淡无奇。爱幻想的他因此显得特别的怯懦、猥琐。按照常理,华特的一生也许就这样了,毕竟说来,波澜不惊、暗淡无光才是生活的常态。
但这是部好莱坞电影,五彩斑斓、充满奇迹。影片的后半段,华特凭着一股就算山穷水尽也要找到第25张底片的勇气,终于踏上奇幻、紧张的旅程:被鲨鱼追杀,遇火山爆发,观几尽绝迹的雪豹;格陵兰、冰岛、也门、阿富汗、喜马拉雅山,一段段都是奇遇。每一段奇遇都让华特一步步找回成长过程中的片段,回想起生而为人的初心:他原为梳朋克头、玩滑板的追风少年,父亲对他曾有过的许多期许,父亲早逝带来的悲伤和压力,诸如此类。总之,这段行程彻底改造了华特,当他回到纽约后,整个人神清气爽,走出了白日梦,也获得心仪女神的青睐。
相较于马姆的倦怠,华特的无痛改造带有电影白日梦的痕迹,生活从来不会如此简单。华特后来又将如何呢?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他要面对下一个残忍的轮回:重新找工作,日复一日地上班,生活困扰如影随形。
但生命只有一次,活着就要学会苦中作乐,马姆般的生活不过只是在静静腐烂,像华特般张眼看世界,敞开怀抱感受生活,这才是活着的目的。
让我们放弃马姆式的绝望,试着如华特般相信:梦想中的生活有多遥远?不过就在一念之间!?
制作单位:新华社广东分社多媒体中心新华网广东频道传真:86-20-83317977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