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中国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孔子学院教汉语
导读: 她是一个嫁到肯尼亚的中国媳妇,从东北来到内罗毕,她曾有种种不适应,但现在却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自己的工作,深爱自己的家庭……万里姻缘一线牵,这一线就是魅力的汉语和中国文化。十年打拼,她事业有成,从给内罗…
她是一个嫁到肯尼亚的中国媳妇,从东北来到内罗毕,她曾有种种不适应,但现在却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自己的工作,深爱自己的家庭……万里姻缘一线牵,这一线就是魅力的汉语和中国文化。十年打拼,她事业有成,从给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当志愿者到现在成为一名语言学在读博士;她家庭热热闹闹,夫妇二人忙忙碌碌中相互支持,一对儿女活泼可爱……她叫许晶,这个来自中国东北的媳妇儿正在“东非小巴黎”--内罗毕经历着自己的美好时代!现在就听她讲述自己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
我叫许晶,来自于中国的大东北。父亲曾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我中考报志愿时,父亲希望我也当一名教师,于是我按照爸爸的意愿顺利地考上了九台师范学校(中专)。入校后,经常会在周末时与我考入高中的其他同学小聚交流,每个人都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都希望有一天能通过刻苦努力在大学继续深造。师范的四年,我工作、学习两不误,在班里担任团支书,在学校担任生活部长,我逐渐历练成长,终于成就了大学梦!
1999年,我被保送到东本师范大学。那年10月的一天,一个朋友从四平师范学院来看我,说要给我介绍一位外国朋友。这位外国朋友是通过她妈妈在留学生友谊会馆工作结识的。我说:“不行,不行。我的外语张不开口啊!”最后,拗不过她的劝说,我和她去见了这位肯尼亚朋友,他叫亨利。
由于紧张,本来准备好要说“how are you ?”的 ,结果还是用我们亲切的汉语普通话“你好”打了个招呼。我的朋友外语很流利,亨利的汉语也还可以,他们聊得不亦乐乎。后来,亨利看我不太爱说话,就放了首中国音乐,并让我用他的电脑帮他把歌词打出来。我心想“嗯,这个差事还不错,你们继续聊吧,呵呵!”
后来的日子里,他时常会给我打电话,让我教他汉语。慢慢地,我的英语和他的汉语都有了提高;慢慢地,我们的感情也有了提升------
2006年5月3日,我们在美丽的,伴随着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步入了婚姻:我成了一个肯尼亚儿媳,他变成了一名中国女婿。同年,他回到肯尼亚工作,我留在中国。每年他利用休假来看我,我利用
寒暑假去看他……长期的两地生活,给我们的异国爱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009年的1月,我又一次到肯尼亚探亲。回国不久,见到我们大学国交处的处长,他说汉办正在大力推动海外汉语教学项目,将从学生和教师中选拔志愿者外派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于是我积极报名,参加了汉语培训考试。应该说我是个幸运儿,但更应该说是国家汉办、天津师范大学与大学共同成就了我的肯尼亚梦。我我和他们有这份情缘。
2009年9月,我踏上了赴肯航班,来到了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从事这份神圣的汉语教学工作。她洲第一所孔子学院,我是第一批在这个孔子学院工作的志愿者之一。
初到肯尼亚,有很多的不适应。我的先生曾在中国留学八年,读完硕士、博士回到肯尼亚,和我一样都成了“外国人”:
我们不知道哪个市场或超市能够买到中国的蔬菜,满市的转悠却找不到一颗中国的大白菜或者大萝卜,更别说想吃个芹菜、韭菜馅儿饺子什么的。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到肯尼亚发展,想吃中国菜已经非常容易了,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内罗毕甚至有一个专门供应很多种类中国蔬菜的市场City park----中国人都习惯叫它“猴子市场”,这是源于有很多调皮可爱的猴子在那个市场的顶棚与大树间窜来窜去。
饮食上刚开始也不太习惯。当地人酷爱吃的食物是乌嘎里。
与乌嘎里搭配的是一种蔬菜--苏库马。
一般肯尼亚人如果每天不吃这个,就会感觉像没吃饭似的。而我刚开始难以下咽。
但随着时间的推迟,诸多的不适应也发生了变化,我渐渐吃得津津有味起来。我还爱上了肯尼亚的一种传统熏烤食物——NYAMA CHOMA(肯尼亚烤肉)。
还有苏库马、乌嘎里与维多利亚湖鱼和烤肉的各种混搭;
从互不熟悉到坦诚相待,我也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学生;从最初的忐忑摸索到全心投入,我爱上了我们的孔子学院,也爱上了我的工作。过去的五年,有欢欣,有汗水,亦有思乡的泪水……时间记录了我和孔子学院的共同成长。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院始终强调教学质量要放在首位,外事无小事,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更要备加重视。
在肯尼亚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还不同于国内的教学,首先教学对象变了,我们面对的是汉语零起点的外国学生,肯尼亚有四十二个民族,有四十二种语言,英语和斯瓦希里语是其语言。
面对学生复杂的语言背景,对这些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来学习的肯尼亚学生,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结合教学实践,摸索经验以适应当地汉语教学实际。
每每与新来的汉语志愿者交流教学经验时,汉语课堂上的语法教学部分总是让老师和学生感到很是困扰。我自身觉得,在课上不是不讲语法,亦不能轻视语法。但如果只一味地为讲语法而讲语法,有时会让学生感到更加茫然困惑,而且有时会让自己变得尴尬,不知如何收尾。
我比较喜欢跳出语法讲语法,就是多练要讲的语法句型,让学过的词多次替换出现在新的语法句型中,学生们熟悉明白后,也可引入新的生词继续替换。这样,既可以复习学过的生词又可学习新词和新句型。还有一点很重要,通过这样的板书替换兼与学生问答互动,学生可同时习得汉语的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
目前,我们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设有本科汉语教学、汉语证书培训班课程、教师汉语培训班等教学项目。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申办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肯尼亚普及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也要在学术方面融入当地大学教育体系。
我本人已是内罗毕大学语言学系在读博士。我的导师们经常鼓励我参加一些与汉语教学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截止目前,我已参加了六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作8次学术报告,只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能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中肯文化有相同亦有不同,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习、融入两国文化,反哺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工作。如果说海外汉语教学工作是一座山,那么我们在岗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教师们便是那默默携手爬山的人。
还记得,曾几何时,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都亲切的叫我“小许、小许”,可是近来听到更多的是许老师或者“mama owen” 、“mama wendy”。
其实,我们女性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有时候扮演的不仅仅是双重角色,而是多重的,既是职业女性,又是家庭主妇,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是儿媳。但我知道,这些不应是我们前进的障碍,而应是我们争取幸福生活的动力。
我喜欢肯尼亚。不仅仅是因为我在这儿安了家,也不仅仅是因为我有快乐的一儿一女,更因为肯尼亚人民的善良,我的老公就是其中的典范。当然,我和他有时候也会有矛盾,尤其是给他打电话的人太多!有几次,因为他打电话太多太长时间,我有过不高兴!
我知道他工作忙、朋友多,但是回到家就应该好好休息,陪家人多聊天,和孩子多分享才是。通过沟通,他慢慢理解了我的观点,现在这个问题基本解决。
生活中基本不会因为文化不同而产生太大的矛盾,因为他在中国留学生活过八年,基本就是个东北人儿。反而从中国回来倒很多肯尼亚人的不好习惯,比如我们常说的迟到现象,撒个小谎、偷个懒什么的。
家里的大事儿一般都听他的,但基本上我们家也没有什么大事儿!所以大多也不需要他操心太多!要是真有意见不统一时,他基本保持沉默,因为他很是晓得拗不过我这个急性子的人。
肯尼亚的天很蓝,气候亦是舒适宜人。感谢造物主让我们在肯尼亚相聚,我会好好珍惜这一切。
说起孩子的汉语教育,还在孩子未出生时我就开始担心了,因为这里没有一所正规系统的华语教育学校,自然也就没有国内那么好的汉语教育,肯尼亚有很多华人都和我一样有同样的担忧。有条件允许的,已经把孩子带回国读书了,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学好汉语。
我和我的爱人就不能这样,因为这儿有我们的事业。我们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约定好了,在家里我们只说汉语,因为英语和斯瓦西里语孩子上学可以在学校学习,但汉语必须也只能在家学习。
为了他们能多使用汉语,我们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让他们与中国孩子一起玩。就这样,他们现在都能说地地道道的普通话了。
读写远比听说要难得多,大部分时间靠我自己教他认写汉字,儿子每次还给我提各种条件,比如有时候他会说:“妈妈,今天我就写五个字,然后我要看------动画片”。不过就这样讨价还价中,儿子的汉字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我就盼着在肯尼亚能够早日有正规系统的华语教育学校,相信这也是众多华人的共同!
其实,小孩子学习语言完全不像大人想象的那么难!很多人都好奇地问我们,你的孩子汉语说得真好,还有东北味儿!紧接着又会问,那孩子们的英语和斯瓦西里语怎么样?我说没问题,因为他们两岁时我就已经送他们去当地幼儿园了,在学校学英语,回家和楼里的孩子玩说斯瓦西里语,在家我们只说汉语,有什么事他们就直接把我们的话用英语或者斯瓦西里语翻译给保姆听了。
但现实生活有时候也不那么容易!我的亲人都在国内,我现在是一边读博士一边工作,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有时确实觉得有些吃不消!
不过很,因为在肯尼亚可以请得起保姆,费用不像国内那么高,我爱人也是很会帮我带孩子。有时,我的同事和朋友都说,你看你老公多有耐心,又工作,又帮你带孩子!
确实,我爱人也很忙,经常出差,不过,只要回家,他都会全心陪孩子练钢琴、讲故事……所以每次下班回到家,两个孩子都会冲上去抱住爸爸尖叫呐喊,那时的我们都很幸福!(来源:央视)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