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心理问题应该找心理医生还是科?
导读: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心理愉悦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我们身边有些人,或者总是哀愁满面甚至,或者莫名奇妙担心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或者耳边响起莫名的、感受着无处不在的……他们渴求健康和快乐…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心理愉悦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我们身边有些人,或者总是哀愁满面甚至,或者莫名奇妙担心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或者耳边响起莫名的、感受着无处不在的……他们渴求健康和快乐,却身患心理障碍,并不知晓或惧于治疗,被笼统介绍到科门诊、心理门诊求治或者到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他们是否获得恰当和充分的卫生帮助和医疗呢?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国目前的卫生非住院服务体系包括两个大的分野,一是医疗系统,名称多称之为“心理门诊”、“心身科门诊”和“科门诊”,主要针对心理障碍,里面服务者称之为“科医生”或“心理医生”,拥有处方权,做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或者综合运用上述治疗措施。另一个是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主要针对一般心理障碍/成长问题,多是位于教育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一些大的综合医院或科专科医院也提供部分该类服务。我国《卫生法》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他们不能诊断个体是否患有抑郁症或者其他类疾病,不具备开药的。
实际上,英文里是没有“心理医生”这个称谓的,他们称之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咨询师”。心理医生是中国文化语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欧美范畴里的心理咨询师加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科医生的合集。
如果患有了心理障碍,个体如何选择求治径?一般意义上,如果个体患上心理障碍,即导致了不具有(建设性?)的痛苦,或者不能自理生活,或者明显不能遵守社会规则,或者工作学习和操持家务的能力受损,一般要到科门诊或者心理科门诊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者合并心理治疗。在社会功能恢复的时候,辅助心理咨询。
理论上,到科门诊和心理课门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科专科医生。他们的区分,只是在现实中的方便称呼。一般而言,我国综合医院的科门诊,多称之为“心理门诊”或者“心身科门诊”,他们和专科医院的心理门诊一起,承担着治疗不具有病性症状(即没有、妄想)或者社会功能受损不严重、有主动求治需求的患者的重任;而专科医院的科门诊,则主要面对的具有严重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不能认知到患病的个体。
简单而言,如果个体出现心理问题,先去科或者心理科相关门诊就诊。若明确是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则遵照医嘱系疗,合适的时候配合心理咨询。如果明确没有达到心理障碍的标准,则可在心理咨询师出寻求进一步帮助。
对心理疾病而言,有人担心,一旦踏入病院,就再也出不来了。由此讳疾忌医,科门诊或者心理门诊。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首先要明确的是,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并不是不良的表现。目前认为,心理疾病是神经系统生化、功能病变的结果。任何疾病,都有它发生、发展和治愈或者恶化的过程。它的损害,也是需要有基于疗程的系疗,如抑郁症首次发病需要6-9个月治疗,惊恐障碍需要12-24个月。具体疗程要和接诊医生沟通,那些笼统认为“终身治疗”的观点过于简单了,讳疾忌柳晋阳医更是要不得。祝天下人都拥有心理的健康和舒适!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