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次求婚》后出现《101次逃婚
导读: 《匪在囧途》《101次逃婚》《许仙的奇幻漂流》,乍看上去,是否觉得很眼熟?这些似曾相识的影片名,此刻正出现在国家新闻出版日前公示的一批电影备案立项名单里,这些片子很快也会像它们的“远亲”《人在囧途》《101…
《匪在囧途》《101次逃婚》《许仙的奇幻漂流》,乍看上去,是否觉得很眼熟?这些似曾相识的影片名,此刻正出现在国家新闻出版日前公示的一批电影备案立项名单里,这些片子很快也会像它们的“远亲”《人在囧途》《101次求婚》一样跑上大银幕。在“借用”剧情、照抄海报后,国产电影又玩“创新”,那就是山寨片名,它们往往极力贴紧之前那些票房大卖的影片,试图鱼目混珠获取利益。
怪象
奇葩片名盯上寄生式营销
如果从最初的《人在囧途》算起,“囧”系列已在国内银幕活跃了六年之久。如今看来,它似乎已经完全停不下来。在国家新闻出版最新发布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名录里,依然能看到主打“囧”字牌的身影——《疯狂的囧途》《匪在囧途》。这些影片不仅片名与“囧”系列雷同,就连定位也是公搞笑喜剧。这种傍票房佳片的可不少。备案名录里的《101次逃婚》完全模仿林志玲2013年参演的《101次求婚》,只不过求婚101次尚好理解,编出“逃婚101次”的桥段,这还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这种做法完全了对观众的诚意。”影评人杜娟将之称为寄生式营销,“那些不知名的影片为了求个好收成,挖空心思往那些已获成功的电影上靠,目的就是让观众傻傻分不清,骗进影院来再说。”
“国产片常以山寨、无厘头代替创意和想象力。”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同质化严重。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浩东经常参与一些影视公司的项目策划,“他们眼见前面某部片子卖钱了,认定它属于哪种类型,就开始照葫芦画瓢抓项目。”这些片方先在片名上做文章,最好能与热门影片实现无缝对接。比如当魔幻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尚未公映,一部名为《猛鬼吹灯之寻龙诀》的片子就捷足抢滩网络。
原因
资本行业,投机心态严重
在饶曙光看来,近两年大量资本介入电影行业,催生了很多非专业制片人,拍电影变成“资本说了算”。饶曙光表示,现在电影制作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公司准备并不充分,很多时候先找一个吸引眼球的项目备案,进而再去招揽资金、创作人员等。
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更愿意将打到出品方身上。“这些片子虽然立项但不一定能拍出来,只能说明一些投资者、企业投机心态严重。”在他看来,根源还是在于中国电影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凤凰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