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普熊孩子的“熊”到底因为什么?其实多动症这个心理障碍更需要家校共治
导读: “大家往往认为,多动症就是小孩子的病,多动症发病在12岁以前,但并不是说长大后多动症就会消失。”上海市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主任杜亚松说,“60%至80%的患者在青春期仍旧患有多动症,30%至40%的患者直到成年依然…
“大家往往认为,多动症就是小孩子的病,多动症发病在12岁以前,但并不是说长大后多动症就会消失。” 上海市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主任杜亚松说,“60%至80%的患者在青春期仍旧患有多动症,30%至40%的患者直到成年依然受多动症。如果不重视,这种病症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熊孩子的“熊”到底因为什么?20日,杜亚松教授在华东理工大学向300多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及多动症的诊断、评估和治疗,他以及来自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的中外专家,展开了青少年多动症和危机干预培训。
在对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培训中,来自波鸿鲁尔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治疗中心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部门主管Karen Krause说:“孩子们也会出现障碍,这是一种‘典型性发育异常’,比如分离焦虑、对立、多动症等等,但也不用过于担心,这种异常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然而,家长也不能忽视这种障碍。国际研究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在大约11岁时起开始增多,而童年和青春期是心理障碍发展的主要风险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会提升成年时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因此,在儿童时期和青春期有效的心理治疗也可以预防成年的心理障碍。
“在,是15至20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的风险比其他人群高 100 倍。高达30%的年轻人有过的念头。”Karen用数据说明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机。“因此,对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而学生咨询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沈之菲则介绍了国内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上出现转折往往出现在小学二、三年级,以及初二、高二,而并非大家通常认为最紧张的初三、高三时期。初二、高二时学生的压力和焦虑,主要在于需要完成内心角色的转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常出现“男生弱势现象”。比如小学男生出现多动问题的概率大于女生,初中男生出现行为问题的概率大于女士。沈之菲认为,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也需要家长与老师们重视。
波鸿鲁尔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治疗中心的心理治疗培训和研究部门主管Katrin Hötzel老师与家长们,该如何化解孩子内心的矛盾。她总结了这样几个“该做的”与“不该做的”。
首先,不要告诉他们该做什么,直接指导或孩子通常是没有用的;其次,也不去反对它,避免亲子争论。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来告诉你,他自己希望改变什么——而当发现当前行为和目标冲突时呈现出矛盾,就应当激励孩子去改变,并给予他们信心。
“家长应该成为守门人,意识到孩子需要帮助,克服消极的态度和恐惧的支配,将心理治疗融入家庭生活中。”Karen Krause说。
网上经常有人调侃:“现如今不得个疾病都不时髦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便戏说:“为什么现在疾病越来越多了呢?因为大家都会上网了,从网上找来的来源不明的量表这么一测,发现人人都抑郁了。”过度诊断的问题历来有之,何雪松便以美国为例:若看心理医生不开出诊断,商业保险是不会负责理赔的,为了避免自己掏钱,越来越多人“患上”疾病。
“三十年前,我在中学时烫了个头,老师们轮番找我谈话,都觉得我要变成问题少年了。”何雪松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认为健康与社会建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经常有家长说孩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但现在打游戏成了一种工作,装备可以卖钱。未来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说不定人人都活在虚拟之中。那时候网络成瘾还算病么?”这就是争议与挑战所在。他认为,青少年的健康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或个人问题,而应该从人与的关联角度进行考察。
此外,何雪松也了国内大学发现学生患有疾病后的反应机制,往往发现了患病学生,就报告辅导员,开出诊断后通知家长接回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学校担心学生出事、校方负责,但事情并不能以“接回家”就剧终,这实际上有点逃避责任之嫌。
秦勇老婆王芳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